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7-04-10    添加者:平顶山市文明网     浏览量:




4月7日上午,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会在市行政服务综合楼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下一步的创建和复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合力攻坚,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市委书记胡荃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明新对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克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寄音,市政协副主席郑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涛等出席会议。

   胡荃指出,要坚定信心。要深刻认识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十次党代会、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平顶山作为古地新城,历史文化深厚,工业基础雄厚,在城市建设和创建工作上有基础、有优势、有经验。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志在必得,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盯紧不放的韧劲和狠劲,吹响“冲锋号”,打好“组合拳”,及时高效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以成功拿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张“入场券”、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精准对标。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照测评体系和标准,对照省里暗访反馈意见,认真查漏补缺,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抓整改,着力补短板,把工作做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对于完成较好或已经达标的优势指标,要持续巩固提升,进一步放大优势,确保稳妥拿分、加分;对于短板指标,要聚焦攻克、精准发力,一个一个强化、一项一项赶超,确保短期内有明显提升,做到坚决不丢分;对于扣分指标,要严抓细管强控,确保少减分、力争不扣分;对于硬性指标,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监管做在日常,决不能麻痹大意。同时,在创建和迎检过程中,要打造特色品牌,彰显古地新城的独特魅力。

   要以民为本。一是惠民生。把创建的考核要求和群众的民生需求有机融合起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聚民力。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和“五个一”竞赛等创建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市民自觉为创建作贡献、添光彩。三是塑民魂。注重市民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市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城市精神,不断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努力把创建的过程变成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要勇于创新。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推广运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项目化方式,把原则要求变成有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在、能落地的工作项目,实现创建工作效率最大化、成果最优化。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引导、教育、实践功能,利用网上平台和新媒体,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行动,让互联网成为“创文”“保卫”的重要载体。要把创建工作与百城提质、全域旅游、环境治理、“七五普法”、健康鹰城、基层党建等工作深度融合,统筹好指标、资源、力量、进度。

   胡荃强调,要加强领导。市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一把手要对重点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各分管领导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确保创建工作不出问题。市创建指挥部要牵头抓总、搞好协调、加强调度,推动各项业务有效落实。市内五区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和街道一级。县(市)也要上下联动,全域创建,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市直有关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加强对接、密切配合,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驻平各单位要视鹰城为共同家园,视创建为分内之事,在“创文”“保卫”中展示新作为、新形象。要严格督查考核,对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追责。要发挥媒体助政作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周斌强调,一是全市各级各单位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作为提振干部精气神、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素质的总抓手、总牵引,服从、服务、支持、参与这个中心和大局,坚定信心、志在必得、共同努力,确保圆满完成这两项工作任务。二是要以文明方式创文明城市,以标本兼治的要求迎接复检,按照升级版的标准,攻难克坚、逐项落实。三是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照标准,补齐短板,突出快、狠抓细,按定性定量的标准,确保无缺失、无漏洞、全覆盖。四是要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五是要创新工作载体,利用各种平台,广泛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营造全民共同行动、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浓厚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创文”“保卫”任务。